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

路得記分享 第19次

路得記分享 第19次

爾道自建(2017年9月19日) 尋覓終身 
作者:何啟明

經文:路得記三1~7
1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對她說:「女兒啊,我不當為你找個安身之處,使你享福嗎?
2你與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處,波阿斯不是我們的親族嗎?他今夜在場上簸大麥;
3你要沐浴抹膏,換上衣服,下到場上,卻不要使那人認出你來。你等他吃喝完了,
4到他睡的時候,你看準他睡的地方,就進去掀開他腳上的被,躺臥在那裏,他必告訴你所當做的事。」
5路得說:「凡你所吩咐的,我必遵行。」
6路得就下到場上,照她婆婆所吩咐她的而行。
7波阿斯吃喝完了,心裏歡暢,就去睡在麥堆旁邊。路得便悄悄地來掀開他腳上的被,躺臥在那裏。

  第三幕開始時已經是過了幾個星期之後的事,這幕已進入簸揚季節,場景是在打穀場上。這一幕的人物角色與上一幕(即第二章)稍微有點變換。之前路得主動提出要出去拾穗(二2),現在是拿俄米主動提出為路得找個安身之所(1節);之前波阿斯的角色主導了整個故事的發展,現在則較為被動;之前拿俄米和路得要解決的是生活的基本需要,到田園尋找食物,現在拿俄米要為媳婦路得尋覓人生保障和終生幸福。
  拿俄米歡慶收獲大量大麥小麥之餘,也想到日後的日子將會是怎樣呢?她深知自己年紀老邁,總有一天她會離開世上,留下媳婦路得。這位身在異鄉的外邦寡婦,有婆婆時還可相依為命、有商有量,互相扶持;婆婆不在時,她孤單一人的生活必然更加坎坷難捱。拿俄米想到這裏,就盤算著為路得安排可以給她終身得到保障、安穩的婚姻大事。昔日以男性為主導及以農業畜牧為主的社會,女性沒有謀生的技能,嫁得好人家確是最好的選擇!
  拿俄米早前曾為兩位年輕媳婦祈求,盼望她們返回本族本鄉的摩押地,覓得新夫安頓下來(參一8、9)。現在,她將祈盼化為行動,精心策劃來執行這樁婚姻大事。祈禱交託與行動實踐,二者並無矛盾衝突。於是拿俄米對路得說:「女兒啊,我不該為你找個歸宿,使你享福嗎?」(1節)《和修》拿俄米的話,加上對路得精細的安排,及其後路得向波阿斯尋求保護的卑微請求姿態(參9節),明顯是一種以身相許、求婚的象徵行動。
  拿俄米作為長輩,像古時父母為兒女安排終生大事,是極自然和責無旁貸的事。中東的傳統如是,昔日的中國俗例也相仿。現代社會,時移勢易,男婚女嫁是自由戀愛的結果。然而,國內有許多適婚青年信徒仍沿用相親方式;有的讓雙方家長先見對方,獲取雙方家長同意認可後,才輪到年青人彼此認識,發展感情,雙方都覺得合適後才談婚論嫁。西方的現代社會,有基督教機構,藉網上平台作中介角色,讓青年人可接觸認識。這些人為的活動並非取代了上帝的工作,兩者是相輔相成的。
  拿俄米的計劃並沒有取代上帝的工作,她知道波阿斯是至近的親屬,但卻又未見到對方有甚麼行動。波阿斯既是至近親屬,為何他仍未採取主動去履行責任呢?是否因為仍在等候另一位比他更近的親屬採取行動(三12),或是因為路得是摩押女子的身份而躊躇卻步呢?無論是甚麼原因,拿俄米決意採取主動為路得找個歸宿,即是為她找個「丈夫」《現》,使她可以有個「安身之所」《呂》。
  可是,她的安排方式確實是舊約聖經從未發生過的。一方面這個由婆婆來牽紅線的安排,是全由女方採取主動,另方面整個行動,如等待夜闌人靜、只剩下孤男寡女、看準波阿斯睡著時,掀露他的腳,躺臥在腳下等等的動作,確實是一些不尋常的舉措,容易令現今的讀者誤會、難以認同和接受,卻又是符合古代中東的文化風俗。這要等待明天再詳盡的解釋。

思想:
家長們,你是否為兒女的婚姻大事焦急呢?青年人,你是否也為自己的終身大事惆悵呢?求主讓你在認識上帝的心意與自己應有的行動之間拿捏得恰當。

我的分享︰
詩歌︰

上一個分享,https://wyt2019.blogspot.com/2020/05/18.html
下一個分享,https://wyt2019.blogspot.com/2020/05/20.html
路得記專頁,https://wyt2019.blogspot.com/2020/05/blog-post.html
===== 頁尾 =====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